又是一年难得的黄金周长假,全国各地人潮汹涌。有人乐于欣赏户外的风景,有人愿意感受历史和人文,还有人喜欢赖在被窝和沙发上享受放纵的快乐。几位已经做好打算的自留地编辑在本期特辑中为大家推荐一些国庆前后看完的影视节目,并分享一下假期里的刷剧列表。

<aside> 👨🏻‍💻 Newlearner365

</aside>

最近大火的《鱿鱼游戏》我还没有来得及看,一方面是时间有限,另一方面也是对于东亚剧集并不感冒。在国庆假期,我主要看了《基地》《性爱自修室 S03》《我和我的父辈》,简单分享一下感受。

Untitled

要不是这部剧集,我不会了解到艾萨克·阿西莫夫的《银河帝国》系列小说。《基地》改编自上个世纪中期的《基地三部曲》,在其中也加入了不少现代人以为的「科幻」元素。由于没有看过原著,我不对还原度这方面进行分析。但根据观众的反馈来看,大家普遍认为乱改原著和政治正确害了这部剧。

根据我自己的观影体验来讲,这部剧首先制作非常精良,看得出来每一秒经费都在燃烧。剧情和设定也比较能 get 到我,整部剧在科幻和政治(宗教)之间的平衡做得比较好,本人不喜过多的宗教元素加入电影。《基地》在某种程度上和《异星灾变》有相似之处。

但有些剧情就是那么的莫名其妙,让人觉得受到了冒犯。 比如 Seldon 不明不白的死亡,再比如皇帝随意处死宫廷匠人以及极度奢靡的日常生活,后者让观众深深相信 Seldon 的预言:帝国将进入黑暗时期。 这些细节让人完全看不到帝国正处于极盛时期,即使特效做得再好,逻辑上也存在硬伤(即这样的昏君如何将国家治理到如此地步)。来回穿梭的时间线、人员交集极少的两个地方互相切换,也没有给我很好的体验,我花了好长时间才辨别几个黑人女性以及她们分别是谁。

总的来讲,目前释出的剧集中,恢弘的画面和它所要传递的内核故事并不特别相配,我对《基地》持观望态度。希望在后面它能自圆其说,与前面的一些剧情相呼应。目前《基地》已经续约了第二季,苹果的野心是拍满 80 集,即全部的原著故事。

性爱自修室第三季依然延续了前两季的高制作水平,让人看得很投入。第三季还是围绕同学之间的「性关系」展开,描绘了年轻人追求性开放的过程中发生的那些啼笑皆非的故事。我没有看完全部内容,只看了前 6 集,所以主要来说说这部分。

本季学生们遇到了他们追求性爱知识道路上的最大障碍:新校长 Hope,她受学校董事会之托,重新整顿莫戴尔中学的校风校纪。我也了解到了国外低私人学校的校长其实就是资本委派的发言人,如果学校经营得不令人满意,董事会有权利停止为学校的发展注入资金。知道这个前提后,本季最大的矛盾就此展开:一部分学生认为他们有权利追求性爱,而另一部分学生则追随 Hope,为他们的前途谋出路。双方经过了多轮博弈、妥协、顶撞,也发生了许多有趣的事情。

而这一季我最喜欢的,其实看到了一些人物的「成长」。Otis 不再是腼腆、不敢面对失败恋情、自私的独生子,开始学会主动和女生建立恋爱关系、直面过去、懂得与他人分享;Adam 一开始是个「愣头青」、不爱学习的大男孩,现在能够跳出来为朋友分担;Aimee 也敢于向他人敞开心扉,说出自己的心结...最有趣的是老校长 Michael,失业的他一开始还放不下以往的架子和自尊,闹出了不少笑话和尴尬的场面,后来也能够接受自己、向妻子和儿子开口。

《性爱自修室》之所以大受欢迎,除了校园剧和性爱的设定外,最重要的就是故事里面的人。这些个性鲜明的人撑起了整部剧,有时候演员即使不说话,一个微表情、小动作,就足以让人开怀大笑。我常常在想,这部剧到底要以一个什么样的方式完结呢,直到他们结婚并正确获得性爱?还是感情线继续发展,有情人终成眷属?其实没有必要想这么多,看着这些孩子在一季季中成长成熟,也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我对《我和我的》国庆档系列还蛮有好感的,因为里面的很多内容可以做到雅俗共赏,共情的同时也能让人开怀大笑。于是我在国庆前一天下班之后坐进了影院,看完了这 2 个半小时的电影,我的心情却很复杂。

整部电影的主旋律就是在建国后的不同时间,刻画不同韵味的父母与子女的情感,分为《乘风》《诗》《鸭先知》《少年行》。我认为整部电影的章节安排首先就很有问题:《乘风》《诗》过于沉重,看完之后整个人快要抑郁了;《鸭先知》《少年行》又过于喜剧欢乐,尤其是《少年行》十分的尬。一个好的编排,应该是苦中有乐、乐中思苦、一收一放,而不是大起大落、先哭后笑。

个人最喜欢的是《诗》和《鸭先知》。《诗》是整部电影毋庸置疑的亮点,章子怡饰演的郁凯迎很好地诠释了肩负家国重任的母亲形象。她在本来应有的诗意年华舍弃了个人理想,拾起了照顾家庭和攻坚克难的重任,对生与死有自己的思考和理解。结尾子女继承父母理想,后继有人,可以说是升华了整个故事。《诗》在大环境背景下,通过刻画揪心的生离死别和对子女的感情,感动了很多影院观众。而《鸭先知》则是 happy ending 的喜剧,层次虽然浅了不少,但能在不尬的情况下讲好故事、逗人发笑,我认为可以算是合格的 1P 了。

总的来讲,我看完后对《我和我的父辈》评价不是特别高。本来冲着看喜剧的心态来,直接被前 2P 看到抑郁,心情非常沉重压抑。苦难是一种美,但当时的我无法欣赏,更不接受说教。只能说怪我预设错了这部电影的风格类型,作为一年一度的国庆档,大家闲暇时还是可以去看看的。

p2688004373.jpg

本月 22 日,《沙丘》影院约起!

<aside> 🥷 张启

</aside>

最近看的剧比较多,Netflix 的《D.P:逃兵追缉令》《鱿鱼游戏》看着还可以,尤其是《D.P:逃兵追缉令》里的军营霸凌问题比较有深度,国产剧看了几集《双探》虽然有段奕宏和大鹏还是差点意思,我最喜欢的还是《基地》。

自宣传片出来就觉得是我喜欢的科幻史诗,看了几集之后觉得是也不完全是,

1⃣️是因为在开头两集川陀的宏大场面就烧完了第一季的经费,后面完全感受不到那种星际文明的震撼画面; 2⃣️是因为剧中科技的不对称,实行帝制看知乎得知是现有的科技统治整个银河系还比较落后,OK我能理解,可到了第4集整一队手持弓箭、游牧民族打扮的部队是几个意思?

《异星灾变》也是类似的设定,明明是科技先进的文明,结果在外星上不用科技,种田搭土屋过苦日子,孩子一个接一个死了,这能怪后面孩子寻求宗教的慰藉嘛。于是看几集后就没有浪费自己的时间。

Untitled

说实话无法接受这种剧情,我想看的是硬科幻,导演非给我讲哲学、讲宗教。目前对川陀的剧情还是很有兴趣的,如果能保持水准拍下去不作妖这部剧也还算中规中矩,如果再作妖我也看不下去。可能《基地》更适合砸钱拍电影上院线,花在特效上的经费会更充裕,剧情相对也能更紧凑。

之前我在写 Arcade 文章就有感觉,尽管在发布会上库克把 Arcade、Apple TV+ 这些订阅服务讲得好像这是苹果当下的重中之重、下一个十年、硬件外的新赢利点,但就现在的成绩来看 Arcade 没有与之匹配的 Apple TV 硬件,Apple TV+ 更新得忒慢,还一定要搞些政治正确的。

须知挤进主机行业的微软,2000 年亏了 40 多亿美元才把 Xbox 弄出来,Apple TV+ 2019 年宣称 60 亿美元内容预算「才几个钱啊」,而苹果的野心又不止于流媒体。服务业务确实是新的利润增长点,可苹果还没有砸钱挤进新领域的勇气诶。

我想的话,比起当年微软亏死也要打进主机行业,苹果只是想「花小钱办大事」

<aside> 🤠 告水

</aside>

国庆前后看了好几部电影和电视剧。电影主要是恐怖惊悚老片,《惊声尖叫》《深空失忆》《死亡幻觉》《活死人黎明》《惊变 28 天》等,质量尚可但不是特别惊艳。还是写写几部新剧吧。

最后两集最佳。

第三季想表达的太丰富多元,反而有一定负面影响。因为不同人物有各自的问题去面对,编剧为了避免观众看得混乱,这一季很多人之间的关系是隔离的,不像前两季所有人紧密相连。并且更多的是人物推动剧情而非剧情推动人物,这导致看剧时难以代入。但愿第四季能回归前两季的叙事手法。

p2677963424.jpg

等啊等,终于等到本季季终后看完,确实比第一季差太多。

一来故事单薄,第一季有三位主角,本季往后缩减为只有 Alma 一人; 二来有些逻辑硬伤,那种出人意料但又合理且极度狗血的剧情很少很少,编剧真就敢硬写; 三来结局刻意模仿第一季的画面语言,但故事本身没了打动人心的力量。

p2651574363.jpg